水族網站

Home > 水族生活 > 野採日誌

野生杜氏刺尾鯛馴養(失敗)紀錄

 

把握2021年的尾聲,請了幾天特休,與大學時期的友人相約東北海岸閒聊+車遊。

沿著濱海公路,在一處有停車場與釣客的路邊停下,沿小徑一路往下走到海岸邊,想探探有沒有什麼潮間帶生物(小蝦、寄居蟹或海參)。意外地在一淺水坑中看到一尾大魚。(以養觀賞魚的經驗來說,超過10公分算大了,而這隻大約25公分長)

拿出後車箱原本就備有的小水桶與魚網,順利撈起了這傢伙,附近找了一家賣釣具魚餌的店,買了電池式打氣機,中斷了原想回母校海洋大學逛逛的行程,火速一路把魚魚帶回新竹。當下不知道這是什麼魚,只覺得顏色很漂亮,即使家中的海水缸不夠大,也不知道養不養的活,但就想養養看看。

聽熱心的釣具店老闆說:這可能是有人釣到覺得小隻留下的,很好吃喔,不過要小心尾鰭有刺。當下沒多想,也聽不懂尾鰭有刺指哪裡? 晚上就吃足苦頭 ... 。

回家後上網查了一下,此魚學名[杜氏刺尾鯛],如下圖左所示,是台灣礁區常見的經濟魚種,草食性,可食用。一般在菜市場看到的由於不是活體,顏色沒那麼亮麗。其與另一種[黃鰭刺尾鯛]非常相似,如下圖右所示。兩者的微小差異是杜氏刺尾鯛的藍色尾鰭才有小黑點且其白色尾棘是特點。兩者俗稱都是[倒吊]或[粗皮仔]。

於下圖左尾鰭基部,分佈於魚身兩側的"白色"長條狀貼身外露硬骨就是它的刺(尾棘),甩尾發動攻擊時,手掌就像被"戰刃"刺到當場濺血。為了避免感染海洋弧菌,晚上馬上去醫院掛急診打了兩針(破傷風+抗生素)。

黃鰭刺尾鯛- 教育百科| 教育雲線上字典

這"以手試刺"血淋淋慘痛經驗的收穫是:發現當其緊迫要發動攻擊前,身體會出現約1~2秒的抽蓄震動,然後才會甩尾傷人。這行為(抽蓄震動)在剛入新缸的幾小時,只要太貼近魚缸想看牠,也會發生,真是長知識了。

家裡現有的屏風海水缸太小了,容不下這隻新客,還好儲藏室有一個兩尺舊缸。加一個濾水馬達和一些舊缸的海水與活石,一個棲身處就完成了。過了一夜,早上把牠移入新設的兩尺缸,雖然這缸子對牠還是太小,但至少還可以游個兩步轉身。比起前一晚只放在一個打氣的小水桶內好多了。

檢視其外觀,胸鰭有些微破損,一側的身體近下腹處有一小塊刮痕(鱗片損傷),其他看來還好,至少沒有我原本擔心的因魚鉤造成的魚口外傷。看得出牠還非常緊張,尤其靠近想近距離觀察牠時會躁動不安。希望過幾天後牠能慢慢適應。

入缸第一天(2021.12.30):大部分時間縮在水族箱一側,呈45度傾斜游著,偶而才以較正常的水平姿勢游到水族箱中間。如果明天還是不能水平游動,那就麻煩了,表示其浮鰾功能異常應該是有受內傷。

入缸第二天(2021.12.31):一早起來看到魚兒的泳姿恢復正常,大約每分鐘會巡遊缸子一圈,這讓我鬆了一口氣。但是新的問題是呼吸明顯比昨天急促,魚口上緣多個一小塊破皮,且身上出現了一些白色斑點,不確定是不是魚隻緊迫常見的海水白點病。這是比較令人擔心的...

入缸第三天(2022.01.01):確定感染了海水白點病(物理治療不傷軟體治療)、臀鰭潰爛、表面黏膜受損、一眼白濁,魚隻狀況很糟。完全沒料到短短一天狀況惡化如此迅速,看了挺難過的。懷疑是對新設缸的新水質不適應所致,接下來三天將是關鍵,計畫去買[西肯傷口癒合劑]搭配換水治療,並且要小心海水白點病不要擴散到原有的另一舊缸。

入缸第四天(2022.01.02):背鰭、臀鰭、胸鰭、腹鰭、尾鰭、全身皮膚潰爛,慘不忍睹。開始後悔把牠帶回來,覺得於心不忍。也才了解為何野外採集的魚隻需要預防性投藥以及有相當的傷亡率。趕緊把缸中的海藻與軟體移出,投以抗菌性藥物治療,希望還有救。

入缸第五天(2022.01.03):魚兒終究沒能撐過,其實蠻難過的。當初如果把牠撈起來後放回大海,是不是比較好?但也因為這次的經驗,知道自己一開始低估了野外採集馴化,需備好穩定水質隔離、預防性藥浴 ... 的難度。